别在停滞不前时,才想到补齐基础训练短板! —— 要在合适的时间,做合适的训练!

他以前根本不是我们队员的对手,随随便便就可以把他远远拉开,现在居然成为我们的队员难以撼动的存在,同样都在努力,为什么他能轻易的赶超我的队员?


其实,现在您的队伍已经很优秀了,没有人会认为您的队员在训练场上的努力不足,只不过您队员的对手正在收获之前潜在的训练红利而已。
是的,一直以来我们的训练情况都是遥遥领先他们的,队员们在主项的训练状态保持的也很好,没有理由出现这种情况啊?


给你一个提示,好好回忆一下,在他和他的教练组,竭尽全力都无法与你们相提并论的阶段,他们的训练重心与您的队伍当时的训练重心有哪些区别?
……………哦………..?让我想想!


一个典型的案例!往往会在同一支游泳队,不同的教练组中出现,从遥遥领先到被迅速赶超,往往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。
赶超对手和被对手赶超,一定是有其原因的。什么样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?
一句话: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!
专项基础训练这个关键环节,现在我们还记得多少?
专项基础训练:一个付出多、见效慢、只有汗水没有掌声的过程,你愿意为此做更多的付出吗?


为什么要重视专项基础训练?
一、为你的身体,配备一台性能强大的发动机。
二、为你的身体,建立一套储能充沛的循环系统。
三、为你的身体,提供强悍有力的动力总成。
这些优势,足以满足一名选手在运动生涯每一个阶段的训练需求。


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基础训练?
一、见效慢,出成绩晚,很容易让运动员和家长对我们的教练失去信心。
二、付出多,训练疲惫,运动员会面临挫败感的挑战。
三、时间长,内容繁多,教练员训练工作非常辛苦。
这些看似消极的信息,其实都是我们经历专项能力训练沉淀的重要过程。
当我们的基础训练能够足额有效的坚持下来,未来回报给我们的将是成倍的收获。


在枯燥的基础训练阶段,我们需要注意哪些环节呢?
一、枯燥的本身,就是你训练中最大的对手,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如此。
例如:改善心肺机能,提升最大摄氧量能力,即使训练内容有成千上万种的变化,但在训练方法上,一定是循环向上的模式,作为对比运动能力和训练状态,总归会重复之前的训练内容,所以在基础训练过程中,运动员首要理解这种训练常识,没必要纠结于教练的训练策略如何如何。


二、看似无关训练内容,现在你认为没用的,都是将来有用的!
例如:明明我是蛙泳主项的,怎么又要练混合泳,还要练自由泳、蝶泳、仰泳,有时候还要练长距离,这些对我的蛙泳速度有帮助吗?
你要知道,专项基础训练是一个架构体系,如同盖高楼一样,基础工程都在地下看不见的地方。
专项基础训练的初期设定,一定是围绕你的目标高度进行,越是优秀的教练,越是会将基础训练做到最全面。因为,当结束初期基础训练架构后,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,基础训练将作为一项专项能力支持的训练手段,不会大量出现在高水平训练阶段。


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面,一些身高马大、体态健硕的游泳运动员,在职业队的集训活动中,获得一个很好的试训机会。
但在一些高水平的职业教练会在试训之后,给出的评价是:
挺可惜的,他的力量素质和技术感觉都很好,但有氧基础没有打好,从训练分段心率测试情况看 ,他的心肺机能有些差,在高强度重复训练过程中,他显得力不从心,心率居高不下,再坚持下去,会有训练风险了。
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,这位选手在短距离项目上的成绩,现阶段一定是不错的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种身体状态,将无法适应持续性的高强度专项训练和连续比赛的要求,所以这位选手需要抓紧时间补齐基础训练短板。


如果我们有机会,再次回到我们的青少年训练阶段,哪些具体的训练方法可以改善这种的训练状态呢?
结合一套青少年:200米蛙泳基础能力训练计划,做详细的解答说明!
这是一套以蛙泳专项基础训练为核心的教案,主要训练内容以速度+速度耐力+耐力训练的组合式练习组成。

重点内容(1):基础训练阶段
由3组抗阻专项训练和3组混合泳+专项训练单元组成。
每组训练单元的运动量为800米。
训练方法作用与详解:
1、在每组训练单元的第1个项目,从100米向600米做数量递增,按照抗阻训练与配合训练的流程,运动形式从速度力量→速度耐力→耐力,包含最大摄氧量与专项力量的训练形式。
2、在每组训练单元的第2个项目,从7×100米向2×100米做数量递减,依照递减加速的训练要求,训练负荷强度做阶梯提升,运动形式从耐力→速度耐力→速度力量,包含最大摄氧量+专项力量+专项速度训练形式。

重点内容(2):专项混氧训练
由2组12×50米蛙泳的波浪式间歇游训练组成,包干时间:
@1:00 @1:00 @0:55 @0:50@0:45 @0:50 @0:55 @1:00@1:00 @0:55 @0:50 @0:45
每组训练单元的运动量为600米。
训练方法作用与详解:
1、通过变化包干时间,形成2次压缩选手的间歇时间曲线,由于优化训练负荷强度,帮助选手逐步适应短间歇的训练难度。
2、在逐步恢复包干时间阶段,完善技术动作水平,有利于选手再次进入短间歇阶段时,保持技术动作的稳定状态。
3、通过2组循环式训练,帮助选手体验高负荷训练压力下,肌体对强度的适应性与持续承受水平,改善专项速度耐力水平,促进200米蛙泳后程加速能力的提升。
如果我队伍的整体水平,还无法全部完成这样高难度的训练呢?
没关系,在使用URSOT游泳运动训练APP,进行自动化训练时,可以根据队员的实际水平,跳过一些训练单元,直接执行需要的训练单元即可。


王教练制定的训练计划,早已经考虑到这个情况,在实际操作方面,有着极强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。
青少年:200米蛙泳基础能力训练计划,已于昨日上线发布,欢迎游泳教练同行调用训练。
本计划,适用于有提升蛙泳专项训练能力需求的青少年选手,计划包括技术训练、基础训练、混氧训练等三种练习方法,侧重于蛙泳的抗阻与加速训练,用以加强青少年选手的专项混氧能力与核心力量控制水平。
计划目的:
1、技术训练单元:通过摇橹、打腿、分解技术、配合游等组合式练习方式,用于加强选手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状态,提高神经系统对技术动作的控制能力。
2、基础训练单元:由6组交替式练习组成,通过使用阻力裤、脚蹼、划水掌等训练工具,用以强化选手的专项基础力量和动作协调性,促进速度力量与速度耐力水平的均衡发展。
3、混氧训练单元,通过波浪式间歇训练法,结合递增强度练习,用以加强选手在负荷变化阶段的适应能力,改善心肺机能水平,提高专项速度持续能力。
训练提示:
1、技术训练单元:在摇橹与握拳练习阶段,提示选手关注小臂对水角度,稳控手臂划水路线。
2、基础训练单元:在使用阻力裤进行训练阶段,提示选手关注下肢动力输出,保持良好身体位置。
3、混氧训练单元:在递增加速阶段,提示选手关注蛙泳的划频、划幅等技术,默记相关训练数据,在第二组时进行对比。


免责声明:

  1. 本训练计划,仅为游泳教练员提供设计训练计划的参考方案,不承担与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。
  2. 本训练计划,不承担运动员在单独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责任和义务。
  3. 本训练计划内容,如涉及相关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事宜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    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,请不要选择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