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说了你又不听,听了你又不懂,懂了你又不做,做了你又做错,错了你又不认,认了你又不改,改了你又不服! 真是气死我了!
看似喜感的桥段,对标在青少年游泳技术训练课的教学场景,绝对是教练员工作心态的真实写照!
有技术训练安排的教练都清楚,精准输出、技术细化是提升游速的基础前提。保持心平气和、耐心讲解的教学状态,同样是提升技术课练习质量的标准之一。

在互联网资讯快速传递的当下,我们会经常看到不同游泳队的教练同行,在互联网平台中展示优秀的训练方法和运动员的技术动作。
在借鉴学习优秀的过程中,也会让处于基础游泳阶段的教练同行产生焦虑。诸如这种看似粗糙的侧向蝶泳打腿训练,无论在身体位置的稳定性,还是在肢体动作的协调水平,都无法与优秀的相提并论!
面对这种运动能力的差异化,再去对标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状态,只会让训练课徒增不必要的压力!

在有过游泳教学经历的教练员看来,青少年游泳技术的差异化,往往在初学阶段开始形成,在成长阶段被固化。
当我们发现一些错误的技术动作时,孩子们的技术习惯已经形成,改技术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过程。
所以在技术修正阶段,一些有经验的教练会暂时减轻负荷强度,将选手的注意力,集中在对技术动作的稳控状态中。

很多时候,在技术动作与专项速度做对接时,青少年选手会遇到这种慢游OK,提速混乱的情况!
例如,在短距离仰泳冲刺训练中,这位小选手,为获得最快游速,选择加快划水频率,放弃S型划水路线,采用直臂划水路线。
这种高频率、大直臂的技术状态,很容易造成肩部控制用力过度、旋转角度受限,导致推水距离缩短,造成肩部、颈部周边肌群过度紧张,限制动力的流畅输出。
这些问题在青少年选手的技术训练中,属于很常见的情况。

在查找技术训练问题的过程中,有两种情况需要我们的教练同行注意!
一、年龄较小的队员居多,在教练员讲解技术动作时,会认真听前半段的技术讲解,但会忽视后半段细节技术的示范观察。
当教练示范技术动作的后半段时,他们已开始自顾自地练习了。这也就造成听懂了技术问题,没有看到修改的过程提示。
在技术动作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下,进行的专项技术调整,这种训练的质量大打折扣!

二、看似极其认真,实则魂游四方。
这类训练问题不分年龄大小,虽数量较少却影响很大,当我们在进行技术讲解时,一些选手的视线会紧跟教练的讲解过程,甚至会频频点头表示理解。
但是,在进入实践动作练习时,他们会将刚才讲解的技术要点全部忽略,甚至会闹出游错泳姿和动作的情况。
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训练问题,属于溜号走神的范畴。人在魂不在的状态,显然是无法收获任何训练成果的。而这种精神状态,才是让教练最为抓狂恼火的。

受比赛任务压力的影响,训练进度容易将技术改进与练习成绩强行挂钩,急躁的心理状态,势必会引发训练矛盾激化,导致欲速则不达的结果出现。
综合上述的两种常见的训练状态,作为主管教练,可参考以下建议。
对于前者,只需在正式体验技术动作前,加入一组容错式的引导示范训练单元,帮助选手熟悉训练内容,即可逐步引入训练正轨。
而对于后者,则可放缓技术训练进度,对已讲解过的技术细节内容,由选手以口述或动作模仿的的形式,进行多次复述,这种交互式训练策略,可以将教学过程由单向输入转变为双向循环。

综上而言,在已知的所有解决办法,教练员的沉稳与耐心,将是战胜困难的核心要素。
请相信,只要你还在游泳队做教练,这种现象将永远不会结束,今天解决一个、明天又来一个,周而复始的存在,谁也躲不过去!这应该游泳教练的宿命,也未尝不是游泳训练的魅力所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