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这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座重新整修后的游泳馆,上午9:00这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。
干净整洁的游泳池,一支勤奋的教练团队,即将展开一段属于他们的新工作。

这是今天的训练业务交流资料,是一位专业游泳教练提供的,对于技术训练的方法、步骤,在资料上做了部分展示。
真正的训练技能知识答疑,则是在现场的交流。上午训练交流会时间原定90分钟,实际接近120分钟。

本次的训练交流干货满满,全程没有客套废话。开始会议时,直接跳转到第二项(配合技术训练),一组针对技术训练的综合练习方法,对于这类熟知的训练方法,直接通过分享形式,发送到每一位教练员手中。
这些分解式的基础技术训练内容,将在会议后的水中实操练习中,在现场做进一步的讲解。

对于基础游泳训练领域的少年儿童选手,这些带有专业内涵的训练内容,无疑在实际训练中,显得过于深奥,这就需要我们教练员花费更多的时间,将复杂的讯息简洁化。
第一个重点内容:速度训练
从专项速度基础训练到专项速度力量训练,然后进入速度耐力训练,在对多种不同形式的计划数据包讲解后,将技术训练的泳姿整合练习与专项速度训练策略进行整合。

今天聊到的分解技术与速度训练的交互式练习,对影响专项速度的身体位置、动作频率节奏、供能方式做了身体的探讨。
同时,结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,对有氧训练与混氧训练的功能效果做了解读。
特别是对心肺能力建设方面,对关键性的具体训练方法,进行了清晰阐述。

第二个交流重点,放在阶段训练计划的设定安排。这是很多教练同行最为感兴趣的一项内容。
先设定阶段训练的时间线,再与参赛时间节点进行绑定,根据比赛任务的侧重点,划定竞赛状态的预期表现曲线。
当我们确定竞技状态的预期曲线后,对时间线进行分段的划分,若干的分段内容,将由教练员结合选手的训练能力,设计短周期训练计划。

今天参加交流会的教练同行,他们的队伍运动员的年龄总体偏小,对于每周只有1-2次的游泳训练课的孩子们,阶段训练计划的设定更具难度。
引入竞技状态曲线,将竞赛打入整个的阶段训练中,通过记录选手的训练状态,找出选手的运动状态规律,创作好成绩的同时,可以更好激励选手,投入更多训练参与度。

理论研讨交流结束后,我们的教练同行回到属于他们的地盘,水上训练课。
上午的水上技术交流课非常特别,教练员们亲自下水,体验不同的分解技术动作带来的姿态变化。以往在讲授动作发力技巧时的感觉,跟真正在水里再次尝试略有不同。

基础技术涵盖多种练习方式,上午的技术课安排了,前、中、后段的摇橹,仰泳的后段摇橹,蛙泳的水下蹬夹腿的观察修正练习,反蛙泳的蹬夹腿练习、单臂转肩悬停打腿练习等多种分解技术体验教学。
对于速度训练的具体练习方法,今天安排了递增间歇时间与测量脉搏的体验计划,教练员直接回忆到曾经运动员时期的不同心率的负荷强度。

这是一支优秀的教练团队,当遇到挑战极限的体验内容时,就真正感受到团队凝聚力的强大,每一位教练同行都把自己当成真正的游泳选手,教练间的鼓励与互助,是这支队伍最为优质的特性。

我看到的是一支充满活力的集体,它的发展潜力不可限量,作为今天的业务交流导师,原八一游泳队的高级游泳教练王春光是这样评价的。
对于上海的基础游泳训练而言,这样的队伍越多,上海的游泳基础将会更加扎实有力,期待有更多的人才出现在这支队伍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