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众游泳与专业训练的一纸之隔 —— 秒懂专业自由泳速度训练的细微变化!

这是最新整理的专业组:自由泳短距离训练计划

训练计划:适用于短距离100米自由泳的职业选手使用,计划包括技术训练、混氧训练和速度训练等三种练习方法。

计划目的:

1、在划手训练单元中加入脚蹼,用于强化专项泳姿的速度感觉,进一步体会游进过程中的水阻状态与动力输出的效能变化。

2、以混合泳搭配自由泳进行高强度负荷训练,提升运动神经系统与专项肌群间的协作能力,以增强自由泳速度训练的基础能力。

3、在速度训练单元,通过递减间歇时间,逐步加强选手的游程加速意识,以提高100米自由泳后程冲刺能力。

训练提示:

1、混氧训练单元,在自由泳练习阶段有呼吸节奏的训练要求,提示选手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递增式的呼吸节奏练习。

2、速度训练单元,提示选手在使用脚蹼的过程中,关注水下打腿的出水距离与打腿次数,可以提前对出水距离做训练目标设定。

3、在速度训练过程中,提示选手关注手掌入水后的划手路线和加速节点,做好对应的呼吸配合,体会呼吸动作周期中的最佳换气节点与速度。

对照这张整体训练计划的说明,让我们看清楚具体训练内容的不同变化!

一、混氧训练单元的包干时间差异化

在两组相同的训练内容中,第二轮次的项目组包干时间进行压缩,总体完成时间缩减60秒。对于选手而言,在每一个训练项目中会有5—10秒的变化,在保持游速的前提下,训练负荷难度发生变化。

二、速度训练单元的泳姿和包干时间的变化

1、在3轮次的速度训练单元中,第1和第3轮的泳姿均为自由泳,第2轮的泳姿为混合泳与自由泳的组合式训练。

2、在每个轮次里的2×25米和1×100米都是高强度的全速游训练,两组自由泳的包干时间略有微小变化,而这个细微的变化,决定了负荷难度的台阶。

3、递增间歇与递减间歇的时间做了灵活的调整,并且在每组的最后一个项目,增加了一个1分钟左右的间歇时间,用以满足下一组项目的体能需求。

借鉴别人的热身内容,拓展一下的训练思路!

我们还可以做得与比赛需求更近一些,在前面的训练内容中,加入国外这位教练的训练思路,在速度训练过程中,对呼吸节奏和呼吸次数做要求。

很多的训练计划,在执行过程中,需要根据选手的薄弱环节,做适当的具体要求,可以及时提升相应的专项能力。

本套训练计划,会在即将上线的游泳训练app中呈现,届时可以正常调用进行训练工作。

免责声明:

1. 本训练计划,仅为游泳教练员提供设计训练计划的参考方案,不承担与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。

2. 本训练计划,不承担运动员在单独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责任和义务。

3. 本训练计划内容,如涉及相关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事宜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
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,请不要选择使用。

可能,我们没有机会从事专业的运动训练,但不妨碍我们努力学习专业的训练知识。

有时候,当一个机会出现在眼前,些许专业技能可能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翅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