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马上就要比赛了,最近的训练不够理想,他的专项速度一直处于低迷状态,也不知道什么原因?
这是青少年泳队的教练们,在赛前阶段经常遇到的问题,一个平时训练挺正常的重点队员,在这个阶段突然发生训练状态急转直下的情况。
越是小心翼翼的进行赛前调整,越是容易出现类似这样的情况,在运动量和负荷强度的双重压力影响下,既不敢练,也不敢调!进而导致运动员的心理反应发生变化。

当选手开始关注个人的训练状态时,一些细小的负面信息将会无限放大,进而形成可怕的压力循环,持续并影响他的训练状态。
其实这种突发式的训练状态下滑问题,很容易进行区分。
在赛前阶段,会有很少的一部分运动员,由于训练节奏被人为打乱,练习不系统,缺少有序的连贯性,或者存在单一侧重训练项目等情况,当整体能力下降到无法维系专项速度需求时。会在赛前某一个阶段,发生明显的状态下滑过程。一句话就是“训练不到位”。

还有另外一种情况,属于绝大多数的部分,是在经历高负荷训练阶段后,没有出现超量恢复状态导致的。
当我们的选手,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或极限负荷之后,身体会经历一个恢复期,在这段时间内,身体不仅能够恢复到训练前的状态,而且还能超过之前的水平,达到一个更高的状态,这个现象通常出现在运动训练的恢复阶段后期。
当赛前训练正处于超量恢复阶段,我们选手的运动训练状态开始向好,体能情况会呈现一个循环向上的状态曲线,也预示着一个有利于创造个人最佳运动成绩的阶段开始了。

如何让选手在赛前训练阶段,获得超量恢复的训练状态呢?
方法繁琐,但很简单:
1、设定对应比赛需求的专项训练模式。
2、结合选手的真实运动能力,将专项训练能力逐级化。
3、按阶段划分小周期训练节奏,检查每个小周期运动员的状态变化 ,就可以发现超量恢复的训练拐点。
当我们更多的了解选手的训练特点,就可以在阶段训练的中期,加入引导性的专项强度和训练负荷要求,逐步将选手的训练状态转化为可控状态。

我们该怎么做定向引导式的训练计划呢?
williamswim.com的资深训练顾问给出的建议训练方案。下面就是详细介绍。
这是一套青少年100米仰泳速度训练方案(也可以称为速度力量)
先来看训练架构:
1、核心激活:递增式训练,使用脚蹼进行。
2、动作协调:仰泳专项技术与多泳姿分解。
3、速度基础:仰泳专项速度(长动作与快频率转换)+核心力量与专项下肢力量。
4、速度耐力:仰泳专项速度(长动作与快频率转换)+专项快速混氧+专项速度。

每一个训练单元都是干什么用的?
热身训练单元,通过使用脚蹼练习,对选手的核心肌群进行激活,加快选手在技术训练前的适应状态。

动作协调训练:
技术训练单元,侧重加强分解与配合游的转换练习,结合使用脚蹼,增加速度状态感觉,提升身体在水中的流线型状态,建立良好的运动稳定姿态。

速度基础训练:
速度训练单元,通过仰泳专项的拉长动作游结合快频率加速游,用以加强选手的划水效果和快速动作能力,提高快速仰泳技术的实用性。
基础训练阶段,通过使用脚蹼进行的快速分解与快速配合训练,提高选手仰泳的专项力量素质,优化速度能力训练水平。

速度耐力训练:
在保持速度训练单元结构的基础上,增加专项混氧能力训练。
混氧训练单元,通过加强侧向打腿、仰蝶腿等强度训练,进一步增强选手的心肺机能与核心肌群的乳酸耐受力,促进专项技术与负荷能力的稳步提升。

当我们将训练计划进行划分,就会清晰看懂这份训练计划的项目侧重。
激活训练与技术训练的组成,是有紧密的衔接性,仰泳属于游泳项目中唯一仰卧水中的泳姿,所以在技术训练中,需要多层考虑运动神经系统的偏移稳定与肢体协作的因素。
为使运动员进入更好的运动状态,在训练的前期阶段,需要对选手进行不同运动姿态的引导训练。

在进入主要训练内容时,速度基础与速度耐力训练,是由多轮次组合的循环训练结构。
1、首先,3×速度训练的重复出现,对应于仰泳专项的长动作和快频率。
2、其次,在速度基础训练中,基础训练单元,会加入在前者速度训练之后,作为专项能力的支撑。
3、最后,在速度耐力训练中,通过加入混氧和最快专项速度训练,用以强化选手的负荷强度。
结合整体架构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,在主要的训练架构中,这是一个金字塔型的速度训练架构,底部的训练难度和内容更多。

结合这套训练计划的完整结构图,我们在训练计划的制定过程中,可以明确的引导选手在后半段的训练要求,有效的控制成绩标准。
在做好训练成绩记录的工作后,可以在第二小周期、第三小周期再次重复这套训练计划。
剩下的就是对训练数据进行整理统计,找出不同阶段时间的最佳状态拐点也就轻而易举了。

运动员进入超量恢复的训练状态,将会是一种非常愉悦的阶段,在训练能力大幅度提升同时,运动员的自身感觉非常轻松。
这将是一个让教练员和运动员身心愉快的过程 ,只要善于把控训练计划的引导策略,每个阶段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在训练中。

URSOT游泳运动训练APP
青少年:100米仰泳速度力量训练计划,今日上线,欢迎游泳教练同行调用参考。
免责声明:
1. 本训练计划,仅为游泳教练员提供设计训练计划的参考方案,不承担与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。
2. 本训练计划,不承担运动员在单独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责任和义务。
3. 本训练计划内容,如涉及相关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事宜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,请不要选择使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