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基础游泳训练领域,我们经常会见识到一些扎实有效的训练方法。
诸如:多少个200米主项,或者很多个50米的间歇游,更有挑战的还有1500米、3000米、甚至6000米的长距离训练。
在这些用于强化专项能力手段的背后,技术稳定性则是教练特别关注的环节。

当发现运动员在进行大运动量、高强度训练过程中,出现技术动作偏移变形时。
经验丰富的教练,会立即终止练习进程,优先进行一个缓冲放松,然后再恢复训练内容。
可以看出,高质量的技术动作,在高负荷训练阶段的持续稳定,一直都是训练过程中的难点。

如何更为有效的帮助选手保持高质量的技术动作状态?
这就需要,在运动训练的初期阶段,建立一个良好的技术训练环境,在基础起步时,养成快速能力与高效技术的整合习惯。
我们需要在基础训练进行这些训练吗?为什么要这样做?

在青少年的基础训练阶段,我们经常会在训练和比赛中遇到这样的情况。
很多年轻队员会出现,动作一快,技术就乱的情况!
明明努力的提升划水动力,但表现出的技术状态,却是越游越短,划水效果急转直下。
其实,这不仅是选手运动能力的问题,更多的是专项技术与运动能力的整合训练不足导致的。

提示:在基础训练中,高质量的专项技术训练,一定要建立在快游的过程中!
别期待,那种慢悠悠看似漂亮的技术,可以在比赛中表现出来。
当我们将技术训练的要求,设定以最快游速为目标时,你会发现选手的身体位置和动力输出都会相应提升。
这就需要我们在少年儿童的学习阶段,逐步将合理的技术动作,适应在快速游进练习过程中。
帮助小选手建立一个越想提高速度,头脑越是冷静的好习惯,这将是比赛能力的分水岭。

这是一组少年儿童:100米自由泳基础能力训练计划结构图,用于改善速度训练过程中,为在快速游状态下,建立良好技术状态,改善技术动作不够稳定的问题。

本计划,适用于少年儿童组低龄选手,由技术训练、速度训练、混氧训练等三种训练方法组成,训练内容较为丰富,用于增强短距离自由泳基础训练能力,提高专项技术动作应用水平。
计划目的:
1、技术训练单元:通过摇橹、徒手打腿和握拳拉伸游,用于改善选手手臂的对水感觉,增强推水效能,提高有效动力输出。
2、专项速度力量训练单元:通过使用呼吸管、脚蹼、划水掌,用于调整选手水中身体位置,建立良好的流线形,减少行进水阻,提高游速。
3、混氧训练单元:由50米+25米自由泳速度训练组成,通过递减距离训练方式,用于保持选手的游速,促进后程加速能力的提高。

训练提示:
1、在使用呼吸管进行训练时,提示选手稳控头部位置,观察手臂入水点和划水路线。
2、混氧训练单元阶段,提示选手默记划水动作次数,用于对比不同阶段的划水效果。
免责声明:
1. 本训练计划,仅为游泳教练员提供设计训练计划的参考方案,不承担与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。
2. 本训练计划,不承担运动员在单独训练过程中的训练能力、比赛成绩、人身安全、医疗康复等责任和义务。
3. 本训练计划内容,如涉及相关知识产权、著作权等事宜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如果您不同意上述条款,请不要选择使用。

URSOT游泳运动训练APP,各大应用市场均可下载使用,IPAD版本效果最佳!
让游泳训练高效便捷,欢迎加入游泳运动训练的大家庭。
教练员训练交流微信:williamswi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