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建立水中最佳身体位置?关注2个小细节! —— 组合技术训练的划频与游速!

在注重基础技术训练的游泳队里,出水加速练习无疑是最为高效的训练策略之一,这种优化初速度建立的加速练习,可以帮助选手在短时间内,建立最佳的水中身体位置感觉,有利于在启动过程中,获得游速的提升。

那么,当我们在实际训练过程中,会发现一些选手在流程阶段的动作很稳定,但在实际训练和比赛中的利用率并不高,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呢?

一个蝶泳水下专项力量加速训练告诉我们答案!

这是一位只有2年游泳训练经历的选手,她在10岁才开始学习游泳,属于很晚接受游泳练习的选手,在进行游泳专项训练过程中,她的教练时常采用这种短节奏的速度训练策略,来帮助她强化专项速度能力。

在开始阶段,她并不熟悉这些纯粹的基础技术训练方法,在初期使用这种训练方法时,很难在水中完成前滚翻并进行启动加速。我们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,才逐渐将这套动作完成下来。

随着我们对这种速度训练方法的掌握,选手的初速度水平明显得到提升,感受最多的是可以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中,有效的调整身体位置,形成最小的水阻状态。

同时,对于技术与速度的组合式训练策略,我在练习的要求上,会融入一些训练负荷强度。诸如:打腿频率、幅度、转身速度和加速度时间等,这些属于职业选手的训练策略,并不妨碍对于初期训练选手的指导提示。

实践证明,她确实可以做得很好。

当我们在关注初速度的启动速度练习时,对于选手的抓水喝抱水训练也有对应的要求。

稳定的前伸距离、抱水路线和动作频率都将作为有效的技术支撑存在,将看不见的水流,牢牢的控制在手掌中,抓水与抱水的训练效果,将直接反馈在选手的游进速度中。

我发现,当选手在基础技术训练过程中, 关注划频和游速后,身体的整体位置都会自然提升,这将有利于提升实际游泳技术的利用率。

对于,起步基础相对迟缓的这部分选手,为了获得更好的游速体验,我会在一些技术训练过程中使用脚蹼,通过脚蹼的功能特点,帮助选手建立一个平稳高速的游进状态,进而获得最佳的水中身体位置感觉。

随着选手对技术状态的逐步适应,训练器械的切换使用,将更为得心应手,间接的促进的训练方法上的多样化,也为枯燥的强度训练,融入了一些有兴趣的练习内容。

基础技术状态的精进,让这位进入游泳训练时间很短的选手,有了飞跃式的进步,即使在专项力量要求很高的蝶泳,她也可以通过脚蹼的辅助,结合划频和身体稳定的状态,完成本不该属于她的技术水准,这种技术水准将随着她专项能力的提升进行释放。

所以,当我们在努力实现运动能力与专项速度的同步接轨时,适当在基础技术训练阶段,采对划频与游速的要求进行设定,无疑将是一个省时高效的训练策略。

williamswim.com
游泳训练知识与技巧,拓宽游泳训练思路与方法​!
欢迎各地区游泳教练同行,在此分享​运动训练心得!